首先是要打理好三“錢”:
1,應急的錢:
一般為家庭平時的應急資金,要六-6個月的家庭開支。這部分錢可以投放于銀行儲蓄、貨幣基金等,一旦用錢隨時可以滿足急需。
2,保命的錢:
一般為家庭3-5年的生活費用。主要是防止家庭失去經濟來源,這部分錢就可以解除“財政危機”。這些錢可以投放于一些穩健的理財產品等,重要的是求穩,一定不能虧本。
3,閑置定期:
一般是3-10年不用的錢,這些錢可以作長時間投資理財的打算,贏得較高的收益。不過一些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人群盡量少進行一些高風險飛投資,尤其是老年人。
再者做到四個“有”:
1,要有理財意識:
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!理財不在于錢多錢少,而要有正確的理財意識,另外,理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恒心,指望通過理財一夜暴富,也是絕對不可能的。
2,要有理財目標:
要根據家庭收入的具體情況,制定出屬于自己的理財目標。如:住房、子女教育、養老儲備金等等。
3,要有理財預算:
“先算后花”的原則可以保證家庭的收支平衡,防止家庭入不敷出。
4,要有理財的方法:
理財也要學會使用一些方法來錢生錢。家庭成員除了靠努力工作,增加收入外,還要改變一下有錢就存銀行的傳統觀念,可以通過一些穩健的理財方式來增加額外的收入。(版權所有請勿轉載)